
华为云服务(Huawei Cloud)是华为公司面向全球企业、开发者和个人用户提供的云计算服务平台,依托华为在ICT(信息与通信技术)领域30余年的技术积累,通过分布式架构、全栈云能力以及全球化部署,为企业提供稳定可靠、安全可信、可持续演进的云服务。华为云以“一切皆服务”为核心理念,覆盖计算、存储、网络、数据库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安全等全场景云服务,助力政企客户加速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。
截至2025年,华为云已在全球30个地理区域运营80+可用区,服务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,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主流云服务提供商之一,并在中国市场稳居前三,在亚太、拉美、中东等区域市场份额持续领先。
华为自2010年起开始布局云计算技术研发,2011年正式成立IT产品线,推出私有云解决方案FusionSphere;2012年发布全球首个一站式云计算平台FusionCloud,聚焦企业级私有云市场。这一阶段,华为通过为运营商和大型企业提供定制化云基础设施,积累了底层技术能力。
2017年3月,华为正式宣布成立Cloud BU(云业务单元),标志着其全面进军公有云市场。同年9月,华为云(Huawei Cloud)品牌正式发布,提出“有技术、有未来、值得信赖”的核心价值主张,聚焦为政企客户提供混合云与公有云协同的解决方案。
2018年,华为云提出“普惠AI”战略,发布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(包括昇腾AI芯片、ModelArts开发平台等),推动AI技术普惠化;2019年,华为云全球首发擎天架构(分布式云底座),实现公有云能力向边缘、本地数据中心延伸;2020年,华为云Stack系列混合云解决方案大规模落地政府、金融等行业;2021年,华为云发布“云云协同”策略,整合华为云与华为终端云服务能力,赋能开发者生态;2022年,华为云首次跻身全球IaaS市场份额前五(Gartner数据),并发布MetaStudio数字内容生产线、盘古大模型等创新服务。
2023年,华为云宣布“一切皆服务”战略升级,推出GaussDB数据库全球化部署方案、昇腾AI云服务全球加速计划,并在沙特、印尼、爱尔兰等地新建数据中心;2024年,华为云发布分布式QingTian架构(新一代全液冷集群)、盘古大模型3.0(支持多模态与行业深度适配),同时在全球上线超过100个行业解决方案;2025年,华为云进一步强化“安全可信”能力,通过全球首个“云原生安全2.0”认证,并推动绿色计算(如全栈液冷数据中心)规模化应用。
计算服务:提供通用计算(如C系列弹性云服务器)、高性能计算(裸金属服务器)、AI计算(基于昇腾AI的Atlas实例)、容器与微服务(CCE容器集群、CCI无服务器容器),支持x86、鲲鹏(ARM架构)、昇腾等多元算力。
存储服务:包括对象存储服务(OBS,全球首个支持EB级规模的云存储)、块存储(云硬盘)、文件存储(SFS Turbo高性能文件系统),以及数据加速引擎GES(图引擎)和DSC(数据湖存储)。
网络服务:提供虚拟私有云(VPC)、弹性公网IP、负载均衡(ELB)、云连接(CC)、全球加速(GA)等,支持SDN(软件定义网络)与IPv6+下一代互联网协议。
GaussDB数据库家族:华为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数据库,覆盖关系型(GaussDB(for openGauss),兼容PostgreSQL/MySQL)、非关系型(GaussDB NoSQL,支持文档、时序等场景),具备高可用(RTO<10秒)、多活容灾(跨Region同步复制)等特性,广泛应用于金融、政务核心系统。
中间件服务:包括应用中间件(微服务引擎CSE、API网关)、消息中间件(RabbitMQ/Kafka)、缓存(Redis/Memcached)等,简化企业应用开发与集成。
盘古大模型:华为云推出的千亿级参数预训练大模型体系,包含盘古气象大模型(全球首个精度超过传统数值预报的AI气象预测模型)、盘古矿山大模型(覆盖井下安全监测、设备运维等20+场景)、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(加速新药研发周期)等垂直领域专用模型,同时支持企业基于ModelArts平台快速训练行业小模型。
大数据服务:提供数据仓库(GaussDB(DWS))、实时计算(Flink)、数据湖探索(DLI)、数据集成(DataInLong)等,支持PB级数据秒级分析。
云原生安全2.0:通过“云-管-端-用”全链路防护(如Web应用防火墙WAF、主机安全HSM、数据加密服务DEW)、零信任架构(IAM身份访问管理)、合规认证(通过ISO 27001、GDPR、等保2.0等100+国际国内标准),保障用户数据主权与隐私。
可信计算:基于鲲鹏处理器的TEE(可信执行环境)与华为云Stack的物理隔离能力,满足政府、金融等强监管行业的安全需求。
华为云聚焦政企客户的复杂需求,已沉淀超过100个行业解决方案,覆盖以下重点领域:
数字政府:提供“一网通办”(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)、“一网统管”(城市运行管理中心)解决方案,支撑北京、上海、广东等省市的数字化政务建设。
智慧应急:通过IoT感知+AI分析,实现灾害预警、救援资源调度(如森林火灾监测、地震应急指挥)。
核心系统上云:助力国有大行、股份制银行基于GaussDB数据库完成传统集中式架构向分布式架构转型(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、华夏银行)。
普惠金融:通过大数据风控模型(如小微企业信用评估)降低信贷风险,提升服务效率。
5G核心网云化:为运营商提供NFV(网络功能虚拟化)基础设施,支撑MEC(边缘计算)在工业互联网、VR/AR等场景的部署。
BSS/OSS现代化:重构计费、客服等传统电信系统,提升运营敏捷性。
智能矿山:联合矿企打造“无人化采掘”解决方案(如通过AI识别井下设备状态、自动调度运输车辆)。
智能制造:基于IoT与数字孪生技术,实现工厂设备联网、生产流程可视化(如三一重工、海尔集团的灯塔工厂)。
华为云通过沃土云创计划(投入1亿美元扶持ISV伙伴)、华为云开发者日(全球每年举办超200场技术沙龙)、ModelArts AI开发平台(降低AI门槛)等举措,已聚合超过410万开发者、4.2万家合作伙伴(包括SAP、埃森哲、中软国际等头部企业),共同构建覆盖咨询、集成、应用的完整生态链。
绿色计算:华为云数据中心采用全液冷技术(PUE<1.15)、AI能效调优算法,相比传统架构降低30%能耗;2025年计划实现全球数据中心100%使用可再生能源。
普惠数字技术:通过“云泽计划”向中小企业提供免费试用资源(如1核2G云服务器首年免费用),并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数字化培训(累计覆盖超1000万人次)。
面向未来,华为云将持续深化“一切皆服务”战略,重点推进三大方向:
技术突破:加强昇腾AI、盘古大模型、GaussDB等根技术的研发投入,推动量子计算、光计算等前沿技术探索;
场景深耕:聚焦行业数字化痛点,打造更多“开箱即用”的垂直解决方案(如智慧医疗、自动驾驶);
全球化拓展:通过本地化团队与合规适配(如满足欧盟、东南亚等区域数据主权要求),进一步夯实全球服务能力。
作为华为“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”愿景的核心载体,华为云正以技术赋能千行百业,成为全球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首选伙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