供销社智能订货系统是以县级及以上供销合作社为核心,面向农户、农资经销商、城乡零售终端及上游厂商,集成云计算、AI 算法、物联网与区块链等技术的 B2B/B2C 一体化数字订货平台。系统通过“需求预测—智能匹配—在线交易—全链协同—数据反哺”闭环,解决传统供销网络存在的“供需错配、库存积压、价格不透明、履约不可控”等痛点,实现农资下乡、农产品进城的双向高效流通。
1. 智能需求预测 基于历史销售、气象、农时、政策补贴、节假日等 200+ 维数据,AI 中台输出 30 天滚动需求预测,SKU 级平均准确率≥85%,为供销社、工厂、合作社提供排产与采购依据。
2. 供需智能匹配 系统实时聚合下游订单、库存、物流半径、质量评分等信息,利用多目标优化算法,在价格、质量、交期、账期、碳排五个维度给出“最优供应商”排名,一键生成采购方案。
3. 全渠道订货商城 支持 PC、APP、小程序、微信生态四端同权;农户可语音下单“5 袋尿素”,系统识别后自动匹配最近前置仓并计算补贴后价格;老年经营者可授权村级服务站“代客下单”。
4. 供应链协同云 与 ERP、WMS、TMS、财务、政务补贴系统无缝对接,实现订单、物流、签收、结算、发票、补贴发放的全链路数字化;电子合同+智能合约自动执行账期、违约金、返利条款,回款周期平均缩短 30 天。
5. 质量追溯与风险预警 每批次商品生成唯一“数字身份证”,扫码可见生产记录、质检报告、物流温湿度曲线;出现质量争议,系统 30 秒内调取证据链并触发 48 小时快速理赔通道。
6. 数据驾驶舱 面向政府、供销集团、乡镇网点提供三级可视化大屏,实时显示“县域化肥储备安全系数”“农产品上行流量”“农户信用评分”等 60+ 指标,支撑宏观调控与信贷授信。
- 云原生微服务:核心服务容器化,可弹性支持 10 万级并发订单。
- AI 中台:需求预测、库存优化、智能推荐三大模型持续学习。
- 区块链存证:合同、质检、补贴关键哈希值上链,防篡改。
- 边缘 IoT:县域前置仓内置温湿度、氨气、二氧化碳传感器,超标自动报警并触发补货或调拨。
1. 春耕保供:安徽某县供销社通过系统预测 3 月尿素需求 1 800 吨,提前锁定货源,较传统模式减少 32% 库存积压,节约仓储费 20 万元。
2. 农产品上行:珠海供销社“供销甄选”平台,利用订货系统+直播带货,把荔枝销售期从 7 天拉长到 21 天,溢价提升 18%。
3. 山区夜间补货:西南山区零售网点使用小程序夜间下单,次日清晨前置仓无人机配送,订单量环比增长 65%,电话接单人力降至 0。
- 交易效率:订单处理时间由平均 48 小时缩短至 2 小时,人工错误率下降 90%。
- 资金效率:智能合约执行后,工厂回款周期缩短 50%,供销社综合采购成本降低 8%–15%。
- 绿色减碳:通过库存共享与路径优化,县域配送里程年均下降 12%,相当于每县年减碳 400 吨。
- 数字普惠:系统为 60 岁以上农户提供“一键语音+代客下单”功能,实现“数字零门槛”,已覆盖 3 000+ 行政村。
- 河北涿州:60 个农村综合服务社接入“云供销·逛全球”,电商渗透率由 18% 提升至 56%。
- 广东珠海:打造“供销甄选”平台,6 个月 GMV 破 2 亿元,其中智能推荐贡献 43% 订单。
- 某头部快消品企业:接入系统后 6 个月吸引 2 000+ 供应商入驻,累计交易额突破 50 亿元。
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“支持供销社构建县域公共型数字供销网络”。未来三年,系统将向“AI+农机+金融”三位一体升级:
1. 农机自动驾驶接口:根据订货数据自动调度无人插秧机、植保机作业。
2. 碳足迹交易:把绿色农资、低碳运输产生的碳减排量上链交易,增加农户额外收益。
3. 供销信用分:基于订单履约、补贴使用、社区评价生成农户信用分,与银行联合推出“秒批秒贷”供应链金融产品,预计 2026 年授信规模达 1 000 亿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