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计算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按需交付计算资源(如服务器、存储、数据库、网络、软件等)的服务模式,其核心特征包括:
弹性扩展:用户可根据业务需求动态调整资源规模,避免资源闲置或不足;
按需付费:采用“用多少付多少”的计量模式,降低初期资本投入;
高可用性:通过分布式架构和冗余设计确保服务连续性,故障自动切换;
资源池化:将物理资源虚拟化为共享资源池,提升利用率并简化管理。
云计算服务分为三层:
基础设施即服务(IaaS):提供虚拟化计算资源(如虚拟机、存储、网络),用户需自行管理操作系统和应用;
平台即服务(PaaS):在IaaS基础上增加开发工具、数据库和中间件,支持快速应用开发;
软件即服务(SaaS):直接交付完整的应用程序,用户通过浏览器或客户端访问。
此外,云计算部署模式包括:
公共云:由第三方提供商运营,面向公众开放(如AWS、阿里云);
私有云:企业自建数据中心,仅供内部使用;
混合云:结合公共云和私有云,实现数据与应用的无缝迁移。
云计算已渗透至各行各业:
企业级应用:支持全球业务部署、大数据分析和AI训练;
个人用户:提供在线办公、云存储和流媒体服务;
初创企业:通过“拎包入住”模式快速启动业务,降低IT成本。
其优势在于:
成本效益:无需自建数据中心,减少硬件采购和维护费用;
灵活性:支持快速扩展或缩减资源,适应业务波动;
创新加速:通过PaaS和AI工具降低技术门槛,推动数字化转型。
云计算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“分时系统”,2006年AWS推出EC2服务标志其商业化开端。随着5G、边缘计算和量子计算的发展,未来云计算将呈现以下趋势:
智能化:AI驱动资源调度和故障预测;
绿色化:通过可再生能源和能效优化减少碳足迹;
无服务器化(Serverless):用户仅需关注代码逻辑,底层资源由云平台自动管理。